截至4月9日记者发稿,已有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东吴证券三家上市券商发布了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整体来看,在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业务的复苏推动下,三家券商业绩均实现预增,且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完成并表的国泰海通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炒股配资app,远高于去年同期“榜首”中信证券的65.45亿元,有望登顶今年一季度上市券商的业绩榜首。
4月8日晚,中信证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5.45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谈及业绩增长的原因,中信证券表示,公司一季度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
同日,东吴证券也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12亿元至10.03亿元,同比增加100%至12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92亿元至9.81亿元,同比增加100%至120%。这意味着,东吴证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最低都实现了翻番。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东吴证券同样提及了财富管理和投资交易两项业务。根据公告,东吴证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主动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合规风控管理,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经营业绩持续提升。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多项业务稳步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加。
此前,国泰海通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这是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度的首份业绩预告,也是前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完成会计并表后的首次业绩披露。4月11日,该公司的股票简称将正式由“国泰君安”变更为“国泰海通”。
根据公告,国泰海通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01亿元至124.45亿元,同比增加350%至40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73亿元至33.83亿元,同比增加45%至65%。
国泰海通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负商誉;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财富管理、交易投资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一季度,中信证券以49.5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居于行业第一位,国泰君安以24.89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居于第二。而从目前来看,国泰海通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超过了中信证券在业绩预告中披露的数值。这意味着,若无其他“黑马”出现,国泰海通今年一季度将登顶证券行业业绩榜首。
同时,国泰海通还发布了《关于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为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国泰海通董事长朱健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A股股份。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为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不高于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在低基数效应下,今年一季度券商业绩有望实现较强增长。开源证券非银金融团队在研报中表示,“一季度A股新开户数合计747万户,同比增长32%,个人投资者入市热情较高,为全年股市交易活跃度中枢抬升奠定基础。同时,一季度偏股基金新发1101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量资金充沛;一季度日均股基成交额1.77万亿元,同比增加72%,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利好券商一季度证券经纪等大零售业务收入增长。”与此同时,权益投资和股衍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得到改善。低基数下,预计上市券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左右。
国泰海通非银刘欣琦团队认为,在波动利率环境下,头部券商业绩确定性更强炒股配资app,一季度低基数叠加股基交易额放量,头部券商有望实现确定性盈利改善。